有人会说,有了差异性、多元性才会有文学的丰富性。但丰富性不能只来自于单一民族,更要来自于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,更要来自于从差异寻求共同、从多元凝聚一体的历史进程。近几十年来,受西方民族理论与文化多元主义影响,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发展中国家的文学界出现了一个怪象——作家们都从总体性、时代性中退却,更加关注差异性、特殊性。如选择单个社会群体孤立发展的叙事模式;如选择构建单一民族封闭的历史谱系;如选择城市与乡村、现代与传统、中心与边疆的二元对立;如选择割裂与整个国家历史进程的密切联系,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夸张表述。文化多元主义原本是保护弱势文化的“栅栏”,走向极端便成了画地为牢的“藩篱”,造成文化间的彼此敌视和排斥。